作者:中联科创特约嘉宾尹智
大语言模型的真正价值,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"翻译" ——
给GPT外接的插件,几乎快赶上一个小型APP Store了,有联网搜索的,有订车订位的,有做数学运算的,有对接数据库的,等等,为什么这些插件都会跟GPT来对接呢,为什么一个大"语言"模型,可以成为一众App的"大脑"呢?原因也不难理解,因为只有GPT"听得懂人话",之前那些语音语义理解的模型要么只能听懂有限的语言,要么只会理解话的表面意义。GPT让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,第一次穿透了"语义"层,进入了"语旨"层,不仅理解词句的文字意义,而且明白说话者的意图。
因而GPT会有可能成为众多数字化系统/能力和人类的接口,数字化系统只需要说好自己的语言—— 编程语言,机器语言,数据库SQL,等等,如何把"人话"对应到这些"数"语,让自然语言的指令,信息,概念,逻辑,映射到"数字语言"的相应部分,这问题让GPT这些大语言模型来操心 ,比如写一段文字生成代码,就是典型的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的映射。为了能把自然语言描述的信息含义真正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东西,GPT必须不仅找到词和词之间的关联(注意力),还得理解词句之间指代的逻辑和上下文,并做出推断 —— 也就是通常说的Reasoning,幸运的是,GPT从大量内嵌在语言中的逻辑关联里,渐渐培育出了这个能力,这也被称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。
由此可以看出,GPT的核心价值,并不是能充当人类语言的翻译,或者帮助人类处理文字文档,而是充当人类和机器的翻译, 或者说,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翻译。GPT这种模式,代表了人类和工具协同的一种极高的形态,也就是通过自然语言方式,而不是程序代码语言,前者是工具适应人类,而后者是人类迁就工具。但这并不一定终极形态,有人说终极形态是用脑机接口来与AI交流,我觉得这还需要时间来证实,如果人类到了没啥病疾却连话都懒得说了,这个物种是不是存在也不太好说了。Anyway,GPT之于人类与AI协同,好比Iphone之于人类对手机的操作,Iphone用手指触屏 —— 当时可以实现的最自然的机器输入方式,让人类利用手机大大贴近了"人"的习惯,而GPT就像是人机互动的升级版IOS,而这个操作系统,蕴涵了打通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巨大潜力。—— 仅代表尹智个人观点 Ken's personal view on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