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校园_手机
智慧照明_手机
人工智能时代的"内容过载"
发布时间:2023-02-14 14:47:13 TAGS:

作者:中联科创特约嘉宾尹智

人工智能时代的"内容过载" —— 前面我梳理了一下AIGC模型应用对PGC和UGC的影响。UGC无疑会被大大赋能有一个爆发,现在的几个主流的AIGC平台, ChatGPT,Midjourney这些, 都有免费版,收费版其实也不太贵,而且已经开始嵌入到我们常用的平台和APP中,所以现在大量的小程序,公众号,instagram, youtube内容中已经开始出现很多人用AI做的东西,如果AI工具的门槛随着用户数持续增长持续降低下去呢?跟互联网爆发时的信息过载一样,我们很快就会进入内容过载的时代。


从印刷机到无线电,从广播电影电视到计算机互联网,每一次重大媒体革新其实都会出现类似状况,当我们人人都可以用ChatGPT来写文章,用Mid journey和Runway来画画的时候,我们是有耐心接收那些司空见惯的AIGC内容,还是我们会只选精品,选自己认可的作者和内容来消费?80年代初我们听一个港台歌曲惊为天人,是因为之前我们翻来覆去就只有几个样板戏可看,而今天抖音快手上有无数的短视频,我们再喜欢顶多也就是点个赞,送个小礼品,我们不会为这类UGC付费,我们还是只会花钱去看优爱腾的专业视频内容,买 得到 那些专业知识付费平台的会员,换言之,我们还是只会为PGC买单。UGC只能和广告,电商价值闭环或者兴趣去结合,才有持续下去的动力。AIGC改变的是UGC的形态,效率,但不会改变UGC的商业逻辑。


前面文章说了相机技术再智能,也没能取代专业影楼,再啰嗦一下为什么我觉得AIGC暂时还动摇不了PGC的地位。前面文章谈过,算法可以"融汇组合"出海量的内容,而算法目前无法"融合"出的,是对世界,对人类的经历和情感,前面我有几篇文章谈过,如果没有五感的综合输入和反馈,是难以产生"自我"意识和情感的,而共同的经历,感受,才是人类真实"共情"的基础。目前国际上做的比较好的数字人比如 Soul machines digital people,已经可以识别对象的情绪,语调,从而相应调节自己的面部表情,口吻等等,这些,并不是因为数字人能"感同身受"(因为数字人目前既无法"多感官",也无法真正"感受"),而是算法让他/她们"表演"出"共情"。而我们知道,真正动人的表演,是"演"不出来,演员没有对角色的共鸣和代入,是不太可能打动观众的。—— 仅代表尹智个人观点 Ken's personal view only

阅读( 39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