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校园_手机
智慧照明_手机
智慧煤矿建设方案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6:09:28 TAGS:

智慧煤矿建设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,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采矿技术的深度融合,构建安全、高效、绿色的智能化生产体系。其建设内容涵盖目标规划、技术体系、系统架构、安全管理、人才培养及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,具体如下:


一、建设目标与阶段规划

智慧煤矿建设遵循 “三步走”战略,分阶段实现全流程智能化:

单系统无人化(点上的无人作业) :实现采掘、运输等核心环节的单个系统自动化运行(如智能综采工作面),减少高危岗位人工操作。

示例:黄陵煤矿示范矿井已实现采煤机自适应截割与液压支架自动跟机。

区域协同自动化(面上无人作业) :通过多系统信息融合(如采掘与运输协同),实现区域级智能决策与设备联动控制。

目标(2025年):全国煤矿工效提升1倍以上,从业人员减半。

全矿井无人化:构建全生产要素数字化平台,实现开拓、洗选、安全保障等全链条智能协同,最终达到”一线无人化”。

终极目标:形成”科学绿色开发、智能高效运行”的全产业链新模式。

二、核心技术体系

智慧煤矿依托六大关键技术支撑:

物联网技术:部署传感器网络(瓦斯浓度、设备状态等),实现环境与设备的实时感知与精准定位。

大数据分析:对海量生产数据(设备运行、地质信息等)进行清洗、挖掘,支撑安全预警与生产优化。

应用:基于煤量预测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,节能率达15%。

人工智能:

机器学习用于故障诊断(如设备健康管理);

深度学习实现灾害预测(瓦斯突出、顶板压力);

计算机视觉驱动视频智能监管(人员行为识别、异常报警)。

云计算:提供弹性算力资源,支持多源异构数据高效处理。

5G与工业互联网:构建低延时、高可靠传输网络,保障远程操控与实时通信。

机器人技术:应用巡检机器人、无人驾驶矿卡等,替代高危环境作业。

技术融合价值:将数据转化为知识,驱动系统自学习、自优化与协同控制。

三、核心系统架构

智慧煤矿采用 “四层一体化”架构,实现全要素透明化管理:

层级 功能 典型系统

感知层 通过传感器、RFID等采集”人-机-环-管”数据 环境监测传感器、设备状态传感器、精确定位系统

传输层 工业环网+5G专网,保障数据高速稳定传输 多频段云网融合系统(如大海则煤矿)

平台层 统一操作系统平台,实现数据融合、分析与决策支持 多源信息大数据平台(数据清洗、知识挖掘);三维地质建模平台

应用层 业务子系统智能联动 – 智能生产:综采/掘进/运输系统(如金凤煤矿透明化工作面)

– 智能安防:灾害综合预警平台(如乌东煤矿)

– 智能保障:供电/供风智能调控

平台核心能力:通过”一张图”管理,集成地质、生产、安全数据,实现跨系统智能联动。

四、智能安全管理体系

安全是智慧煤矿建设的首要任务,其体系包括:

风险智能预警:

实时监测水、火、瓦斯等危险源,构建多元融合预警模型(如冲击地压云平台);

AI视频分析自动识别违规行为(未戴安全帽、闯入禁区)。

应急响应机制:

内置应急预案库,事故时自动匹配处置方案并分配救援任务;

结合人员定位系统规划最优撤离路径,联动通风/排水设备控灾。

健康管理:

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(如骆驼山洗煤厂关键设备监测);

职业健康数据动态跟踪,改善作业环境。

案例:张双楼煤矿深井灾害防治平台,实现灾前30分钟预警。

五、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

人才转型要求:

从体力劳动向”技术+管理”复合型转变,需掌握编程、AI运维等技能;

提升创新能力,适应技术快速迭代。

培养路径:

多元培训:学徒制、技术竞赛、智能设备实操;

校企合作:共建实训基地(如准能集团与高校联合培养);

岗位革新:设立智能装备工程师、数据分析师等新岗位。

管理模式变革:

引入精益管理、数字化人力资源系统,优化薪酬与晋升机制;

推动”少数人现场管理”向”全员云控协同”转型。

六、政策支持与典型实践

国家政策驱动:

《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2020年)明确三阶段目标;

《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》(2021年)细化技术标准;

《智能化煤矿验收管理办法》规范建设成效评估。

标杆案例:

项目名称 创新点 成效

准能集团黑岱沟矿 5G+无人驾驶卡车编组、智能化装车系统 入选全球5G应用案例,效率提升40%

老石旦煤矿 5G+AI分析平台,实现设备故障预测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,故障停机率降60%

金鸡滩煤矿 世界首套8.2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 资源回收率超90%

七、建设挑战与未来方向

现存难点:

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系统兼容性差;

老旧矿井改造成本高,高端人才短缺。

发展趋势:

技术深化:AI与大数据的精准灾害预测;

绿色融合:智能系统与光伏/储能结合,降低碳足迹;

全域协同:向”矿区智慧生态”延伸,整合物流、洗选、复垦等环节。

结语:智慧煤矿建设是系统性工程,需以技术为骨、安全为魂、人才为脉,在政策引领下分阶段推进,最终实现”无人化、高效化、清洁化”的煤炭工业新形态。

阅读( 6)